古韵山城陕西石泉办赛事焕新彩星空体育APP
发布日期:2025-03-24 17:46:28访问量:

  秦巴深处、汉江畔,棋盘落子,智慧火花四溅;绿野仙踪、山水间,游客纷至,商贸繁。体育赛事让古韵山城石泉焕发新活力——陕西省石泉县去年凭借承办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成功吸引了众多目光,将这座位于秦巴山中、汉江之滨的山城推向了新的发展高潮。赛事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还带动了旅游、商贸等多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石泉县的乡村振兴和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

  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在风景如画的A级景区举办,构成了一幅山水相依、动静相宜的美丽画面;在赛场外,农民丰收节运动会妙趣横生,名优特新农产品正在热销,石泉烤鱼、五彩蒸面、桑叶凉粉等特色小吃满足观赛者的味蕾……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彰显的是石泉县正在为实现“体育+旅游”赛事经济样板目标所做出的努力;一场场颇具地方特色的体育赛事活动,体现的是石泉人以体旅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决心;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石泉县举全县之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百姓擦亮全民健身幸福底色的最好回应。

  “智力比赛拼的是脑力、精力,这次比赛场地设置在室外,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还能缓解紧张情绪、放松紧绷的神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秦巴风情园举行的象棋比赛中,来自咸阳市代表队的参赛选手张广洋说。

  56岁的围棋爱好者危步海来自榆林市榆阳区。为了参加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的围棋比赛,他和几位棋友驱车近800公里,一路南下来到石泉县。此次参赛危步海感受颇深,“这个比赛场地选得太好了!远离城市喧嚣,大家坐在群山怀抱中下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山风,心也跟着静下来了。这里随处可见的绿水青山最让我们陕北人羡慕。借着参赛的机会,我们准备在石泉周边多玩几天。”

  据了解,去年底在石泉县开幕的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吸引了来自陕西省各地1000余名参赛选手及观赛群众。比赛设桥牌、象棋、国际象棋、围棋、国际跳棋、五子棋6个项目,分为公开组和地市组展开角逐。6个项目的比赛场地分别设在云雾山鬼谷岭、后柳水上运动小镇、杨柳秦巴风情园等景区,选手们在紧张的比赛之余,欣赏到了汉江的生态之美。将赛事搬“进”景区,成为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通过4天的比赛,无论是参赛者,还是随着赛事来旅游的游客,对比赛的组织工作、活动安排及参赛过程等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赞不绝口。

  陕西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将全省首届智力运动会放在石泉县举行,因为这里历史悠久,汉江穿境而过,是秦楚巴蜀四省通衢、丝路驿站和水陆重镇。这里被誉为‘鎏金铜蚕·丝路之源’,也是先秦文化重要发祥地,又称‘鬼谷故里·智慧之乡’。同时,这里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比赛在这里举办,不仅让参赛选手共享汉江生态运动美景,还可体验到当地提供的优质服务。另外,也为石泉县正在努力打造全省‘体育+旅游’赛事经济样板,创造机遇。”

  为借助本次陕西省智力运动会的“东风”全力宣传、推介好石泉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助推创建“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县”工作再上新台阶,赛事期间承办方石泉县还开展了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热爱体育、弘扬奥运精神及爱国情怀;汇聚石泉县富硒食品、名优农产品及鎏金铜蚕文创产品,举行特色商贸推介展销活动;举办农民丰收节运动会;通过开展舞狮、舞龙、采莲船、杂耍、汉服秀、篝火晚会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展示石泉乡村特色传统文化;在县内各旅游景区景点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游览体验活动等。

  “来到石泉,发现石泉真是山美、水美、景更美,特别是比赛安排在户外,高浓度的负氧离子有利于选手更好地发挥出水平。”“早知有石泉,何必下江南。不用跋涉千里,来到石泉,除了感受到秦岭的雄奇,还能感受到巴山的俊秀、汉水的灵动以及小江南的韵味。”“除了交流学习,游山玩水逛千年古城也是此行的目的……”参赛选手的好评如潮。

  “一日比赛、多日驻留,一人参赛、全家旅行”成为首届陕西省智力运动会赛场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石泉县依托5个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6个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名镇、1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等优质资源,坚持“体育搭台、文旅唱戏、以体促旅、体旅融合”的发展理念,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各大要素,精心打造供给端文体旅融合业态和产品,星空体育入口常态化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努力拓展多种消费场景,深度挖掘体旅融合发展潜能,以“赛事热”带动“旅游潮”“消费旺”,助推“产业兴”。

  据统计,2024年石泉县累计接待游客645.9万人次,旅游收入39.0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5%和8.24%,其中直接或间接拉动全县农特产品销售近6亿元。

  “快!快!快!”在欢快的锣鼓声中,站在篮球架旁的一位参赛者提前伸出手,快速接过队友肩上的扁担,向对面的篮球架跑去。或许是求胜心切重心不稳,箩筐里的大南瓜“蹦”了出来,当他弯腰捡起放回前面的箩筐,没想到后面箩筐的南瓜又“调皮”地滚了出来,把现场热闹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这是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在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举办期间进行的一场农民丰收节运动会扁担接力赛的画面。

  池河镇五爱村文体活动站原是一所小学,因学校合并而被闲置。为解决村民“健身去哪儿”问题,石泉县建立起“县委统筹、政府主抓、教体牵头、专班推动”工作机制,对全县25个闲置教学场地进行撤并就地转建为健身场地。经改建,原五爱小学变身为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功能较为齐全,集健身运动、休闲娱乐、宣传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体活动场所,每天定时向村民免费开放,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村级全民健身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精神生活。

  陕西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群众体育最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群众赛事就是要扎根基层,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健康群众。”目前,石泉县建成综合性体育场馆3个、运动广场120余个、社区健身中心36个、体育俱乐部6个、室内健身房20个、健身步道120余公里,镇、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石泉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三大球”场地13.6块。此外,引育并重强队伍,大力培养乡村体育人才,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石泉县坚持以大健身促进大健康,构建了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龙头、社区运动会为基础的群众赛事活动体系。近两年来,石泉县举办县级及以上全民健身单项赛事活动达60余场,举办县级全民健身综合性运动会5次;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8项,举办职工体育赛事活动28次,开展全民健身主题示范活动16次,中国·石泉山地自行车公开赛、汉江赛艇大师赛、陕西省操舞大赛、农民丰收节趣味运动会、象棋围棋邀请赛、陕西省首届智力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形成假期体育消费供需两旺的新格局。

  石泉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赛事活动具有较强的流量经济属性和综合拉动效应。本次智力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石泉县生态环境、赛事组织能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石泉县体育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一次检阅。”石泉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石泉县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县作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行动。同时,坚持高位统筹,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在创建过程中,石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全面部署,分管领导常态调度、一线督办,工作专班对标对表认真抓落实,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开展、落地有声。

  据了解,石泉县先后出台《石泉县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石泉县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完善场地设施建设、赛事筹办、体教融合、体旅融合、场馆运营、安全管理、指导服务、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育助推乡村振兴、场馆设施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体系,为推进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任务“清零计划”,扎实推进城市社区、农村人口集中点体育设施“两提升”行动,累计投资3亿余元建成综合性体育场馆设施10余个,180余个运动广场、健身步道、室内健身房、社区健身中心等中小型健身工程覆盖城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石泉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提高至40.6%。

  近年来,石泉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赛事经济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定位,树牢系统观念,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城乡齐头并进,以赛惠民、以赛兴业、以赛营城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并创新举办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体育活动,不断提升赛事经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推动“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根据“一县一特色”的陕西省赛事体系布局,石泉县结合当地生态、历史、文化、民俗等资源,集中资源力量打造特色品牌赛事。以山地骑行、赛艇、操舞、徒步挑战、冬泳等特色项目为牵引,依托当地山水特色优势和旅游资源,举办了多场大型体旅赛事活动,精心打造了山地骑行、赛艇龙舟、徒步穿越、汉江冬泳4场品牌赛事,做响做亮“秦巴山水·石泉十美”旅游品牌,充分发挥了体育赛事的综合带动效应和多元价值,旅游综合收入不断取得新突破。

  石泉县利用民俗节庆、传统节日等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体育文化活动,推动赛事活动向乡村延伸,助力乡村振兴;限时提供周边旅游景点、博物馆、民俗文化表演、农特产品展示、传统戏曲、特色美食、文化街区等特色活动,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体验作为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引导服务,为参赛者和观赛者提供可以沿途顺道购买的独特商品或体验,提高赛事活动的增值服务或增值体验,达到“吸引人、留住人、促消费”的目的。

  石泉县体育、教育部门高效联动,结合青少年体育发展现状,因地制宜举办篮球、足球、排球等26项年度锦标赛。合理配置体育教学资源,深化体教融合,在经常办赛的基础上推动云雾山、中坝作坊小镇等景区、村级文体活动站升级成为体育专项研学基地,形成品牌效应。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扩大覆盖范围和参与人群,培育壮大体育人口。据统计,石泉县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始终保持在42%以上。

  体育的激情、旅游的魅力、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共同奏响了石泉县发展的交响曲。借助“体育赛事”这张名片,石泉县探索出一条“体育+文商旅+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道路。同时为“群众体育陕西品牌”向着“省内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发展,书写了崭新的篇章。展望未来,石泉县将继续以体育为引擎,推动多产业深度融合,为实现更加繁荣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转自3月24日《中国体育报》04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

本文为原创发表,并经本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